2022年某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实验室里,工程师们正为车载充电模块的异常发热头疼不已。当团队将普通电解电容替换成SK电容MK155U45RL后,模块表面温度直降18℃,这个戏剧性的转变让这款『冷门』电容一夜成名。
这颗直径仅8mm的圆柱体藏着惊人实力:2000小时@105℃的耐久性测试中,容量衰减控制在5%以内;在-55℃~+125℃的极限温度范围仍能稳定工作。更关键的是其45V的额定电压与155μF的容量组合,完美契合48V轻混系统的需求。
『它就像电路中的缓冲气囊,』某Tier1供应商技术总监这样形容,『在电机启停瞬间能吸收80%以上的电压波动』
与日系竞品相比,MK155U45RL在纹波电流承受能力上高出22%,而体积却缩小30%。这种『以小搏大』的特性,使其在空间受限的域控制器设计中备受青睐。某自动驾驶方案商透露,他们的域控模块里密集排布着28颗这种电容。
800V高压平台成为新能源车新战场,SK电容研发团队正在开发耐压100V的升级型号。可以预见,这颗『小身材大能量』的电子元件,将继续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中扮演关键角色。